自动餐桌智能装备的研发需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和需求

2019-06-03
来源:

  当行业在急切进入智能制造或工业4.0时代之前,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:自动餐桌制造业的整体基础还较为薄弱,企业的生产效率普遍较低,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。

  和家纺、电器等许多行业不同,自动餐桌业品类众多且差异性较大,实木、板式、板木、软体、金属、玻璃等不同材质的产品的加工方式都有很大不同。而由于行业的分散性特点,除少数定制家居和床垫领域的领头企业之外,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方式还较为粗放、原始。

  这就如同高铁建设,如果没有铺设更加先进的专用铁轨,即便车厢再豪华、动力系统再先进,也无法让高铁顺利行驶到全国各地。

  对于自动餐桌制造业来说,这个专用铁轨就是用更高效的技术和设备,促进生产环节的无缝对接、精益管理。


1.jpg

  1.极致性价比,来自生产流程的极致优化

  在跨界竞争不断、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,极致性价比已经成为企业生存最为关键的能力之一。

  而要获得更高的性价比优势,在所有可控的因素中,对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的优化、提高关键环节的效率是最为直接的方法。

  一方面,企业要以更加高效的机器设备代替重复、技术含量低的工种。

  以实木自动餐桌生产为例,根据统计一件实木自动餐桌的加工流程从备料、开料、铣型、钻孔、涂装到最后包装,共有超过40多道工序。而采用自动化装备,某些工序原本需要多人的可减少到1人甚至无需人工,原本需要多台机器的作业则被合并到一台机器中,高效生产、降低成本。

  另一方面,对于生产流程和作业方式的调整应当做到精益生产,减少浪费、提高作业效率。

  例如调整作业流水线和物料存放,提高生产场地利用率;制定保准化的作业流程,减少材料利用的不必要浪费等。关于精益生产的内容,将在下一篇文章进行更多分析。

  可以说,生产流程的优化不仅是机器设备的采用,还需要对作业流程的专业分析,而正是这些调整,可能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,在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。

  2.新型工人是企业升级的重要一关

  在自动餐桌业,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往往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,尤其是在红木、实木等自动餐桌领域。然而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生产的推行,企业对于工人也有了新的要求。

  数字化设备的使用可以极大解放人力,让员工在更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,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。例如,自动餐桌企业在引进新设备之后,往往会遇到工人师傅的排斥甚至抵制,且越是“传统”的企业越是难以推行。

  此外,新设备还要求工人具备新的操作技能,对于工人的培训就变得极为重要。

  可以说,如果仅从机器设备的角度来进行企业内部升级,而没有培养或引入与之匹配的产业工人,企业的升级转型将大打折扣。

  3.从买设备到买解决方案,企业需要的是长周期服务

  不仅仅是新型工人,在恒木业机械总经理、效率高三倍创始人刘烨看来,企业在引进新设备时也容易陷入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怪圈,或过于追求设备的高性能。

3.jpg

  如果从整个生产流程来看,单一环节(如切割或打孔)的效率提升,必须和整条生产线的节奏保持基本一致,能够和流水线的上一个或下一个工序完美衔接,否则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问题。此外,性能最高的设备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企业,还是要从系统的层面全方位考虑。

  实际上,自动餐桌企业所需要的不是单一的设备,而是及时、高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其本质是为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它可能是一台或几台机器,也可能是在工艺和流程上的细微调整,甚至可能是操作工序的改变。

  科奇认为,未来的设备商应该不仅仅是设备的销售商,更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商,而这需要非常专业和多元化的知识,甚至要依托一个专业的知识网络。

  二、从自动化到智能化,不是“花钱”就能升级

  自动餐桌业各个细分品类的发展极为不均衡,因此谈智能制造要有着清晰的界定。一般来说,板式定制自动餐桌更易标准化,在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上走得较为靠前,尤其是定制家居领域已经有部分企业先行试水无人工厂,部分达到智能制造的标准。

  而在较为个性化、工序更多的实木、软包、五金等自动餐桌领域,各自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大相径庭,每一种产品的生产涉及十几道环节,主要以流水线和部分自动化的方式作业。

 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,绝大部分自动餐桌企业还尚未完成自动化升级,智能制造更无从谈起。

  那么对于自动餐桌企业来说,如何理性的看待自动化和智能制造?企业在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升级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?

  1.自动化的未来是智能制造,但路途并不平坦

 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,中间还有着较长的路程。一般来说,自动化设备是对已有设定动作的执行,不具备数据的收集、分析、处理功能。

  而智能制造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和工业软件的结合,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自主做出决策。这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合作,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。

花好月圆02#.jpg

  另一方面,智能制造还包括设备和生产线本身的的智能化,通过设备本身的数据采集来监测机器运行状况,预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早解决,或实现设备的远程自我修复。

  现实来说,自动餐桌业实现智能制造仍旧面临着诸多阻碍。

  首先是大部分产品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不统一,包括导致难以实现100%智能制造;此外自动餐桌业的分散性和规模普遍不大,企业在理念、人才、资金等方面的不足,企业对投资回报的预期过高等,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。

  最后,智能装备的研发需要结合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,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技术方向,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紧密沟通和协作,对企业要求更高。总之,智能制造对于自动餐桌制造业来说,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。


阅读323
分享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91440605315005658D